其中“土鸡蛋”以其
原生态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售价一般比普通鸡蛋高
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
科学看待“土鸡蛋”
避免消费误区
土鸡蛋
市售“土鸡蛋”的品种繁多、商品名称五花八门,除了 “土鸡蛋”外,还有“柴鸡蛋”“笨鸡蛋”“走地鸡蛋”“散养蛋”等名称。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标准体系中,未针对“土鸡蛋”这类产品给出明确的标准定义。人们通常认为“土鸡蛋”是指由我国特色地方鸡种在自然环境中放养所产的蛋,而普通鸡蛋也称“洋鸡蛋”,是指蛋鸡在规模化养殖场通过集中管理、集中饲养产出的鸡蛋。
避免消费误区
客观看待“土鸡蛋”
“土鸡蛋”的营养价值优于“洋鸡蛋”?
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市售的“土鸡蛋”“洋鸡蛋”产品开展了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在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胆固醇、钙、铜、铁、钾、锰、镁、钠、磷、锌等40余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方面,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土鸡蛋”的蛋黄颜色更加鲜艳、色度更深?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把蛋黄色度作为区分“土鸡蛋”与“洋鸡蛋”的一个重要特征,认为“土鸡蛋”的蛋黄颜色更加鲜艳、色度更深。
鸡蛋蛋黄在家禽体内的形成需要一周时间,其颜色主要取决于摄入的食物,如玉米、杂草、饲料等,当食物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等色素成分时,蛋黄的颜色会更深。
消费者对深颜色蛋黄的喜爱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养殖户在饲养环节加入经批准的天然提取物(如万寿菊、辣椒粉)和人工合成色素(如斑蝥黄等),以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甚至以此手段将普通鸡蛋装扮成“土鸡蛋”进行销售。
建议广大消费者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客观看待“土鸡蛋”的营养价值,不要盲目追求品名和“标签”,更不要过度迷信蛋黄色度,选择安全、新鲜、适合自己的鸡蛋产品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