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鸡蛋被称为 “喜鸡蛋”,就是在蛋壳表层涂上了红颜色。
“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
在中国民间流传的这首民谣,从字面上理解前一个“红鸡蛋”有祈子赐福之意,而后一个“红鸡蛋”则成为了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
据考古学家们发现所知,在鸡蛋壳上涂红颜色的现象需追溯到西晋时期在河南洛阳吉利区的三座距今约有1700年的西晋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14枚涂有红颜料的鸡蛋说起。这一发现与我国现在农村中仍然盛行的“喜鸡蛋”风俗颇为相似。
自古以来,“红”色有 “喜庆”、“热闹”的象征,“鸡”也与“吉”字同音,有“吉祥”之意,把喜庆与吉祥串联在一起,用红色颜料将鸡蛋染成喜庆之色,则为“喜蛋”,寓意新人红红火火添子添孙。
有的说法则是:“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令,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也有:有娀氏的女儿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为商人始祖。
正是这种朦胧的对于“卵”的原始崇仰,在民间形成了将鸡蛋和出生、传宗接代联系到一起的传统文化。
且红色在民间被看成是喜庆祥瑞之色,因此多为红皮鸡蛋。
民间流传有“刘备招亲”的故事,红蛋在里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国时,东吴想把刘备占据的荆州要回来,怎么办呢?周瑜想了一条计策——假招亲,真扣留。要刘备前来吴国迎娶吴国公主,刘备一旦来了吴国,就把他扣下,不怕他不还荆州!
这边儿的诸葛亮略一思索,就识破了此计。他让赵云带上成堆的红蛋,护送刘备去东吴。
到了东吴,见人就送红蛋,说这是汉朝皇家的规矩,寓意刘皇叔与孙尚香喜结连理,还可以让吴国太早早抱上小外孙。东吴人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来讨红鸡蛋,沾喜气。
吴国太听说了消息,大喜过望,让孙权立即筹办这门婚事。孙权无奈,本来是个计谋,没想到给逼成真的了,于是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做“踩生”和送“喜蛋”之后,就要精心照料孩子长大了。
孩子满月之后,办一场满月酒,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共同送上祝福。周岁时,有些地方会让孩子“抓周”,期望孩子以后谋取一份体面的营生,一辈子尊荣显贵。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鸡蛋是营养品,哪户人家生了小孩,街坊邻居会为产妇送鸡蛋,希望产妇吃过鸡蛋后可以营养充足,小孩子也有足够的奶水喝。
遵从“礼尚往来”的待客之道,产妇家中也当即将家中鸡蛋用颜料染红的鸡蛋,与亲友分享添丁喜悦,以示庆贺,并图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