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院士大咖湛江论道,赋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3  浏览次数:1091
核心提示:  4月2223日,2023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年会在湛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
   4月22—23日,2023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年会在湛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湛江市副市长吴国雄,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以及来自全国多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遗传育种领域专家、学者等约600人汇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会,就水产生物技术和水产种业发展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新方法,交流新成果,为提升我国水产育种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水产种业健康发展贡献科研力量。

  4月22日,2023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学术年会开幕。

  据悉,此次年会以“生物技术创新赋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以种为芯,良种良养,加强国内外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此次年会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承办,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越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源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德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

  此次年会特邀桂建芳院士、包振民院士、刘少军院士、陈松林院士等分别作了《多倍体鲫的遗传基础及其精准育种生物技术的新突破》《深远海养殖需要种质创新》《鱼类良种良养良销》《生物技术助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等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并设立了“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保存”“水产养殖生物基因资源发掘与重要性状遗传解析”“水产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三个专题分会场和两个研究生专场,交流报告近200场。与会专家、学者们展开多角度的思想碰撞,共同为我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观点。

  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包振民院士在致辞时表示,实现水产种业的“提质增效”已经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其中有众多科学问题需要研究、大量技术瓶颈问题需要突破、产业发展亟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希望大家珍惜大会提供的交流机会,深入研讨学习,为推动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领域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促进我国渔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湛江市副市长吴国雄代表湛江市政府对此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湛江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发展海洋产业,水产品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二十年位居全省首位。2022年湛江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湛江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构建大型海上“蓝色粮仓”。衷心希望与会专家为湛江海洋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为湛江海洋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表示。

  据悉,作为此次年会承办方之一的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校。多年来,广东海洋大学瞄准制约南海现代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大宗与特色海水养殖种类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评价研究,并联合水产推广部门与企业构建“育繁推”良种培育与推广体系,提高优质苗种覆盖率,实现了养殖种类良种化,提高广东省乃至整个南海区水产养殖种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该校将立足“广东所需、海大所长、未来所向”,聚焦现代生物种业、粮食安全、海洋牧场、海洋调查、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海洋高端装备、智慧海洋等领域,着力破解水产种业“卡脖子”难题,全力守护“蓝色粮仓”,为海洋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海大力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主办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小苏养殖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10053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