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
桂花鱼从吃活鱼驯化成吃饲料
记者了解到,“五大行动”包括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中,位于江高镇杨山村的广东恒鸿农业有限公司就将自家吃生鲜活鱼的桂花鱼,驯化为吃配合饲料。
众所周知,桂花鱼只吃新鲜活鱼,并且有顶水逐食的特性,异常“挑食”。但在江高镇杨山村,数十万尾桂花鱼吃的是配合饲料。记者走访发现,刚采购回来的桂花鱼鱼苗如头发丝般细小,统一放在传统鱼塘“标粗”(即培育到一定规格)。待长到4-6厘米体长时,再统一转到网箱逐步驯食。鱼苗成功转为吃配合饲料后,再移入大塘养殖。
据该公司负责人何日接介绍,吃活鱼成本高,且生鲜幼杂鱼容易携带病害,有全塘鱼感染病害的“翻塘”风险。自去年开展驯化行动以来,该养殖场桂花鱼养殖成本大大下降,去年销售的上万尾桂花鱼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去年,白云区以广东恒鸿农业发展公司、大岭村陈永兴养殖场、南浦村伍伟权养殖场为示范基地,开展广州市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翘嘴鳜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探索完善其养殖生产关键环节技术。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开展鳜鱼人工饲料养殖示范推广面积280亩,放养种苗约100万尾,鳜鱼养成过程配合饲料替代率超过90%。
“配方饲料替代野杂鱼,可以大大减轻农户的养殖成本,降低疾病的发生。养殖出来的桂花鱼在市场上认可度很高,在品质方面没有差别,整体鱼的体质更加健康。”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与屠宰管理科(渔业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接下来将加大配合饲料使用宣传力度,逐步改变农户以往使用幼杂鱼养殖肉食性品种的传统观念和习惯。
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
养殖水源“三步走”循环再利用
过滤坝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曝气增氧……在江高镇大田村的江高耀昌水产繁育场,养殖锦鲤多年的渔民冼耀昌摸索出一套水循环处理系统技术,将养殖尾水统一收集沉淀,经曝气氧化和生物净化后,达到循环使用或少量达标排放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不止是江高耀昌水产繁育场,白云区水产生态健康养殖都在积极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形池养殖和池塘网箱养殖等技术模式。去年,白云区结合水产发展情况,以广东恒鸿农业有限公司、广州市宝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州市长辰渔业有限公司为示范点,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脱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使养殖水得以循环利用。这种技术模式主要在观赏鱼养殖、水产种苗培育中推广应用,是白云区目前主要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
据统计,白云区现有水产苗种繁育场3家,培育场3家,生产面积243亩,主要生产品种为四大家鱼、鲤鱼、鲫鱼、鲮鱼、鳜鱼、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等。
“近年来,由于水产品价格普遍上扬,水产养殖生产效益较好,对水产养殖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养殖技术更新不及时和绿色发展理念相对滞后等问题,不利于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提出,接下来,全区将继续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发展,指导生产基地完善生产技术规程,促进水产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扶持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池塘尾水监测和监管;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和鱼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水产疫病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水产养殖用药,提高水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