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 正文

做强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黄河口滩羊全产业链条跨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0  浏览次数:1041
核心提示:  爱东营讯 肉羊年出栏量超过300万只,年交易额超60亿元,中国肉羊小镇是如何炼成的?  近日,记者来到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利津县盐
   爱东营讯 肉羊年出栏量超过300万只,年交易额超60亿元,“中国肉羊小镇”是如何炼成的?

  近日,记者来到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利津县盐窝镇黄河口滩羊产业园,探寻羊产业的致富密码。

  天刚微亮,园区里就“热闹”起来,养殖户赵子彬像往常一样打开拌料机,搅拌均匀的饲料随着提升机缓缓进入自动喂料车。“一个标准养殖棚,可存栏1000只羊,早晚各喂一次,一次1吨左右的饲料,有了这个自动拌料机,10分钟就能搅拌完成,一个人管理1000只羊很轻松。”说着,他骑上喂料车,围着羊棚转一圈的工夫,饲料就从出料口均匀地撒到了食槽里面。此外,园区每个羊棚都配备了自动饮水装置,设置好水位线可自动添水,养殖户很省心。

  作为有多年养殖经验的养殖户,赵子彬对产业的变迁升级感触颇深。“以前在村里养殖区散养,全靠人工,每天早上4点就得起床,给羊拌料、喂料、饮水、查病,晚上10点以后才能休息,一天走3万多步,非常辛苦。”他告诉记者,园区还集聚了剪羊毛、清理羊粪、屠宰加工、兽医服务等配套产业,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

  从传统养殖到入驻标准化养殖园区,赵子彬的养殖足迹,也是黄河口滩羊产业发展的轨迹。盐窝镇拥有20多年肉羊养殖历史,过去以散养为主,为解决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2019年,利津县打造起全国单体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高标准羊棚300多栋,使肉羊养殖产业由传统散养的1.0模式跨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2.0模式。

  而今,园区的标准化程度更进一步。2022年起,园区建设了85栋3.0版本养殖棚,采取牧光互补、高床养殖模式,棚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绿电3000万度,年发电收益达1200万元。棚下安装粪污自动收集设施,可实现粪污日产日清。

  “肉羊生活在离地面50厘米左右的镂空养殖床上,粪便直接排入养殖床下,通过自动收集装置可实现粪污日产日清,而且肉羊与粪便分离后,养殖环境改善了,肉羊发病率低,肉质更好了,省心又省力。”赵子彬介绍。

  立足肉羊养殖这一产业优势,依托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当地全面延伸产业链,积极招引培育,先后落户12个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打造了集“母羊繁育——饲料加工——标准养殖——废弃物处理——屠宰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在上游母羊繁育模块,利津县与中国科学院杨果教授的专家团队联合建立了黄河口滩羊研发中心,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CNAS生物精准营养实验室,经过多年繁育的1000只黄河口雪花肉羊新品种已经在羊棚里活蹦乱跳。雪花肉羊作为高品质肉羊代表,与本土品种相比,日增重高出200克,雪花纹M5级别占比超过了10%以上,体型大、产羔率高出230%,屠宰率高出56%,在生长性等能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在下游大童牧业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里,各种羊肉制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屠宰深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肉羊进行屠宰、分割。“通过精细分割可以把整羊加工成羔羊肉卷、羔羊上脑等70多个品类,按正常行情,每只利润在200元左右,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总经理沈国平告诉记者,下一步,还将建设中央厨房,出品标准化、品质化的冷鲜、精细分割肉,制作调理肉制品、中西式肉制品、熟肉制品等拳头产品,丰富创新预制菜品种,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价值。

  产业升级将越来越多的村民吸引到黄河口滩羊产业链上来。薄汝旺专业从事剪羊毛业务,他速度快、手法好,广受养殖户欢迎,“剪一只羊4元钱,我平均一分多钟就能剪一只,一年挣十几万元很轻松!”此外,装卸羊、打疫苗都形成了专业的服务队伍。目前,已经辐射带动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人均年增收7万元以上,让广大群众不养羊也能发“羊”财。

  (记者 张振 通讯员 任万帅)

  责任编辑:李梦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主办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小苏养殖有限公司

渝ICP备2021005348号-1